Profile Photo
隔靴搔痒
公众号:他者的边界
来玩~
  1. UAPP
  2. 私信
  3. 归档


名称:《人生七年》(目前进行到了人物52岁的时候,所以是56UP版)

出品:BBC

内容: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八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行至大半,岁月蹉跎。是悔恨感慨,还是遥想当年风华正茂。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将继续。 

  陪伴这些孩子度过半个世纪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也已两鬓斑白,《人生七年》还将继续。

——豆瓣简介

内容就不多说了,漫长的几十年时间跟拍回访,妥妥的普通人物纪录片,旨在强调人生本身根据时间而叠加的厚重感和不可测(玄妙)感。让观众仿佛也在浓缩的纪录片时光里体验了某种人生的起伏。这种“体验感”是一般的人物纪录片较难给予的。

特点:

1.其实这部时间跨度很长的纪录片,大部分是由“话语”构成的“际遇”,也即,大部分时间,我们是通过不同时间跨度点上,采访对象被提问的一些较大命题,做出回答。这些回答,大部分都直接涉及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有三个观照体系:

(1)采访对象现在如何评价自己。(2)我们作为“旁观者”,如何用我们习惯的“社会标准”交叉评价他们的话语(是否真实?是否中肯?……)(3)在时间跨度上采访对象现在对自己的评价和此前不同时期采访类似问题时他们的自我评价的横向比较。

所有这些,是需要耗费时间,让观众自己较全面地“代入”、“思考”的。这个过程也在另一个维度上拉伸了本片的覆盖内容。




印象比较深是第一集里的尼尔:


片子里,他的人生比较跌宕,大学中途退学后有一段时间是流浪,后来当上了议员但薪酬不高,他说: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思辨和心态。片中尼尔很小就显示出他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他想做政治家,考虑更多的是社会公平社会结构这些问题,但是他的能力或者经历有没有办法把他更好地烘托在一个舒服的位置上深入这些重大命题,乃至他一方面在教会职务中获得平静,另一方面内心又时刻充满了不平、愤怒、挫折感和使命感,同时他还并不自信,他的思辨能力加深了社会经历带给他的这份不自信,在澳洲引言者的判定中,他复杂的大概是被肯定的一点点骄傲和更深层的习惯性反思综合在一起……就像大多数生活中的大多数的我们一样,甘苦心酸混在一起。


评论
热度(13)